你是不是也常琢磨,自家产品明明不错,但预算有限,砸钱投广告就像石沉大海,品牌知名度总是不温不火?看着大品牌动不动就刷屏,心里琢磨着,咱们中小企业能不能也用用病毒式营销,花小钱办大事呢?答案是肯定的,关键在于方法得当。
病毒式营销这东西,说白了就是让你的用户自愿成为你的推广员,一传十十传百,信息像病毒一样扩散开来。它的核心在于利用人们的社交网络和口碑进行传播,其特点通常包括创意性、情感化、社交化和能够引发讨论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,这种低成本、高效率的传播方式尤其值得尝试。
▋内容本身:你得给用户一个“忍不住转发”的理由
想让大家主动分享,内容没点东西可不行。总不能老发硬邦邦的产品介绍吧?用户可能看都不想看,更别说转发了。
- •
戳中情绪点或提供实用价值:内容能引发强烈情绪反应的,无论是开怀大笑、深深共鸣(“这说的不就是我嘛!”)、还是惊叹好奇(“居然还能这样?”),都更容易被分享。或者,你的内容如果能帮用户解决问题,提供一些新鲜、有用的知识信息,他们也会更乐意转发给朋友,当个“有用的信息源”。
- •
降低用户的分享成本:分享操作越简单越好,别让用户觉得麻烦。预设好分享文案和漂亮的海报模板,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。
- •
设计“可晒性”和身份认同:人们喜欢分享能体现自己品味、身份或价值观的内容。品牌可以尝试创造一些能让用户用来“展示自我”的内容或标签。
看看人家江小白,当初也没啥预算,就在瓶身上写点“肚子胖胖,生活旺旺”这种扎心文案,用情感共鸣(据说占比70%)让年轻人自发传播,效果就挺好。
▋巧妙利用社交平台和“人”的力量
平台选对了,事半功倍。不同平台调性不一样,你的内容也得跟着变。
- •
选对池塘钓对鱼:你的目标用户平时爱逛哪儿?是微信、微博、抖音,还是小红书、B站?集中精力做透一两个平台,比所有平台都撒胡椒面强。
- •
让用户帮你创造内容(UGC):鼓励用户晒单、拍短视频、写评测。这种真实的内容,比企业自己说的可信度高多了,也更容易引发共鸣和传播。可以设计一些互动话题或挑战赛,吸引用户参与创作。
- •
借力“关键人物”:找一些和你品牌调性相符的KOL(关键意见领袖)或KOC(关键意见消费者)合作。KOL粉丝多,影响力大;KOC虽然粉丝数可能不多,但真实感强,信任度高。他们的推荐和分享,能帮你快速触达更多潜在用户。
▋设计有效的分享激励机制
有时候,一点小激励能大大激发大家的分享动力。
- •
分享奖励机制:可以设计一些奖励计划,比如提供优惠券、折扣或其他奖励,给那些成功分享内容并吸引他人成为潜在客户的用户。
- •
“占便宜”的心理博弈:偶尔也可以学学“Bug营销”。但玩这招要谨慎,把握好度,重点是制造话题和关注,而不是真的让企业伤筋动骨。
▋一些常见的疑问(Q&A)
- •
Q:病毒式营销是不是就是碰运气?
A:不全靠运气!它有规律可循。比如你需要制造独特而有趣的内容,并利用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推广。虽然能否爆火有不确定性,但精心策划能大大提高成功率。
- •
Q:中小企业预算有限,玩得转吗?
A:正因为预算有限,病毒式营销这种“低成本、高效率”的特点才更值得尝试。它的成本更加灵活可控。把钱花在刀刃上,比如打造一款极致的爆款内容,或者与一些性价比高的KOC合作。
最后聊点实在的
做病毒式营销,心态得放平。不是每次尝试都能爆,但只要方法对,持续优化,性价比通常比硬广高多了。关键还是产品和服务要过硬,不然就算火了,也可能带来负面口碑。
别总想着模仿别人,多从自家品牌和用户的角度出发,找到那个能打动人的点。真诚,永远是最好的套路。从小处着手,大胆测试,分析数据,慢慢你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品牌的病毒式营销门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