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呀,现在好多老乡是不是都琢磨着,自家地里那些好东西,像什么腊肉啊、柑橘啊、蜂蜜什么的,怎么就能通过网络卖得更远、卖得更好呢?看着别人直播带货搞得红红火火,自己心里头痒痒的,但又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学,怕搞不懂那些复杂的平台规则,怕不会拍视频、不会说话,更怕辛苦种出来养出来的东西卖不掉… 这些烦恼,兔子哥都懂!别担心,重庆现在就有不少专门帮咱们农民朋友解决这些问题的培训课程,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这些“乡村网红”孵化营都教些啥,希望能帮到你!
🌱 重庆都在哪儿搞这些培训?
重庆对这个“乡村网红”的培养,那可是挺上心的!是由市农业农村委、重庆广电集团这些单位一起在抓的。他们搞的是那种“市级调训+区县孵化+常态化赋能”的立体化培训网络。说白了就是,市里有示范班,各个区县也结合自己当地的特色产业搞培训。
像潼南区就在搞“村播”培训,还请了全国知名MCN机构的金牌讲师来上课,目标是培育一批“村播达人”,把“潼南好品”、“潼南美景”、“潼南美食”都推出去。黔江区也办了“一村一网红·村村有直播”的培训班,请了专业的老师来教。还有江津区的塘河镇,也请了专业的传媒公司团队给学员们量身定制课程。博拉网络这样的企业也在持续送培训下乡,覆盖了重庆十多个区县呢。
📖 培训都学点啥干货?
这些培训课程可不是光讲理论的,特别注重“理论+实操”结合。兔子哥了解到,课程内容通常涵盖了下面这些方面,都是实打实的技能:
- •
短视频相关技能: 比如怎么创作脚本、怎么拍摄(可能就是在你的田间地头)、怎么剪辑制作,还有怎么搭建和管理你的账号。
- •
直播带货核心技巧: 这会学到直播的话术怎么说才吸引人、怎么介绍产品、怎么和观众互动,以及整个直播流程的策划和复盘优化。
- •
平台规则与运营: 这个很重要!得知道各大直播平台的那些规矩和注意事项,不然容易违规。
- •
前沿技术应用: 有些高级点的培训还会引入像AI数字人应用、智慧物流云仓这些新东西,帮你构建从资源整合到内容生产再到商业转化的完整思路。
而且上课方式也灵活,不光在教室里听讲,还会走到田间地头、果园里去实战演练,或者把“教室”搬到户外、乡坝,甚至自建的直播室,让你身临其境地学。
✅ 培训效果怎么样?真的能帮到卖货吗?
这个是大家最关心的吧?兔子哥觉得,效果还真不错!好多参加过培训的老乡都取得了挺好的成绩。
这里列举几个例子给大家看看:
案例来源 | 取得的成绩 |
---|---|
合川区学员郑燚 | 抖音账号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32万,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超6000,柑橘订单排至国庆节。 |
云阳“小叶片”团队 | 通过培训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,还吸引了82名年轻人返乡创业。 |
涪陵支书何晓芳 | 打造的“村支书探乡村”账号,3个月内吸引粉丝8.7万,直接带动当地民宿预订量增长210%。 |
城口学员陈德孟 | 通过培训,让城口腊肉卖得更好,一年的销售额达到200余万元,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。 |
截至2025年8月,全市累计培育的乡村网红已经接近500人了,带动农产品销售超过了1.2亿元,粉丝总量更是突破了3000万。这些数字背后,都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和影响力。
💡 个人心得与建议
看了这么多,兔子哥最后唠叨几句心里话。参加培训,确实是快速掌握直播带货技能的一个好法子,尤其是有专业老师手把手教,还能和有同样想法的老乡们交流。
如果你也想报名,兔子哥建议你可以:
- 1.
多留意本地信息: 看看你所在的区县、乡镇最近有没有组织相关的培训,比如关注一下农业农村部门或者乡镇政府的通知。
- 2.
想清楚再学: 先琢磨一下自己主要想卖啥?是农产品、特产,还是推广乡村旅游?不同的产品可能需要侧重的技能点不太一样。
- 3.
坚持才是硬道理: 培训能给你引路,教给你方法,但能不能真的做成、做好,还得靠你自己后续不断地学习、实践和坚持。拍视频、做直播,一开始可能没啥人看,这都很正常,慢慢来,别轻易放弃。
总之啦,咱们重庆的“乡村网红”培训课程,就是希望能帮着大家把手机变成“新农具”,把直播变成“新农活”,让地里的收成能更好地变成兜里的收入。希望想尝试的老乡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,把咱们家乡的好东西卖向全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