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云浮的企业和农户朋友们,是不是经常琢磨怎么让自家的产品被更多人知道?眼看着2025年都快过一半了,网络推广的方法是不是又变了?别急,兔子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,云浮这边最近都在用哪些新法子做推广,效果到底咋样。
💡 玩法一:媒体+,加出啥新花样?
云浮现在挺流行“媒体+”这个思路,说白了就是让媒体资源和其他行业搅和在一起,搞出点新意思。比方说云安区搞的“媒体+农文旅体”融合,媒体不是光报道新闻,还帮着整合资源、塑造品牌,甚至直接参与到农产品推广里。他们融媒体中心和供销社联手搞了“云浮好物”电商平台,让主播、乡土网红一起来直播带货,想着法子让咱们云安的优质农副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,卖到省外去。你猜怎么着?效果还真不错,有些乡土网红发的“网络强村”主题短视频,总阅读量能超过150万,农产品推介和村BA赛事直播也吸引了累计10万+人次观看。
🌐 玩法二:本土网红和“网络强村”成了香饽饽
自己人说自己话,感觉总是更亲切些。云浮,特别是郁南县,在搞“网络强村”,鼓励咱们本地农民自己当网红,搞直播。他们把网络变成“新农具”,直播变成“新农活”。像郁南的“黄皮珍”、“沙梨哥”朱郁荣,这些本土冒出来的网红,现在可是“网络强村”实践的中坚力量了。他们不光在直播间卖黄皮、西洋菜、桂花梨这些农产品,还宣传咱们云浮的好山好水和文化。郁南县为此没少下功夫,办了12期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班,累计培育了620名本土电商人才。这种法子好就好在,它让农产品“出村出圈”有了更接地气的通道。
🚀 玩法三:眼睛不光盯着国内,还要往外看
云浮的野心可不小,不光想在国内卖卖货,还想着怎么让世界都知道咱。2025年8月,Start云浮国际传播平台正式上线了。这平台挺牛的,想着构建“内容共生、文化出海、情感共鸣”的立体传播体系,目标是做云浮走向世界的“数智新名片”。他们搞了五大国际传播IP:“中国石都”、“英雄陈璘”、“磨刀山寻根”、“禅意云浮”、“南药飘香”。还会在海外社交平台像Facebook、YouTube、TikTok上,用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,让云浮文化“活”在海外。这是一种品牌出海的长期思路,不光卖货,更卖文化、卖故事。
📱 玩法四:短视频和直播,真是流量密码
现在没人能否认短视频和直播的威力了。云浮的“镇镇有声”项目就给全市63个镇街配套了标准化直播间,鼓励大家“拍视频、上直播、搞设计”,展现镇域气质。罗定市启用了全省首个“供销+融媒+高校”三位一体助农电商平台,让乡土好物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云浮还举办了青年视频直播暨跨境电商带货出海大赛,奖金挺诱人,一等奖有10000元,还设了跨境电商专区,邀请在粤外国留学生和本地跨境电商青年来推广云浮特色产品。这种实战比拼加培训赋能的模式,既能激发青年参与,又能实实在在提升技能。
🔍 效果咋样?数据来说话
说了这么多策略,最终还得看效果对不对?从一些案例和数据来看,不少尝试确实带来了不错的反响:
- •
传播声量上:云安区那些乡土网红发布的50多个“网络强村”主题作品,总阅读量超过了150万;他们开展的30多场云安农产品推介和村BA赛事直播,累计有10万+人次观看。罗定华石镇的《大展宏图》视频,在云浮融媒的抖音号和视频号上累计播放量就超180万,点赞近4万,评论超7000条。
- •
实际收益上:通门镇冲枚村的“沙梨哥”朱郁荣,通过直播平台销售西洋菜、姜、桂花梨等农产品,据说每年网上销售额能超过50万元。郁南无核黄皮更是从岭南小众佳果变成了全国性的“夏日爆款”,媒体传播对其品牌塑造和市场拓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。
- •
品牌影响上:Start国际传播平台的上线,以及“媒体+”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,正在系统性地提升云浮城市形象和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💎 个人观点与建议
从我观察来看,云浮2025年在网络推广上确实动了不少脑筋,也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子。尤其是结合本地特色产业(如农业、石材),借助媒体力量,发动本土人群参与,线上线下联动这套组合拳,挺有特色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网络推广这东西变化快,今天好用的法子明天不一定还灵。对企业和对个人来说,我觉得关键还是:
- 1.
内容要实在: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,真诚地展示你的产品、你的故事,比什么都强。
- 2.
找准你的调性: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搞怪有趣的风格,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“黄皮珍”,找到最适合你自己和你的目标客户的传播方式。
- 3.
耐心点:除了爆款,很多推广效果需要时间积累,别指望一两天就爆单。
总的来说,云浮的网络推广氛围越来越浓了,玩法也越来越多样。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,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,结合自身情况大胆试试,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。希望兔子哥的这点分享,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。